为落实2023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江苏省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条例》,近日,南京市生态环境、公安两部门强化联合协作、探索一体执法,现场开出全省路检超标车“生态环境取证、公安处罚”第一单。
某公司应取得排污许可而未取得排污许可却已投入生产,建有一套废水处理设施,同时该公司被生态环境部门查实存在采取私设暗管逃避监管方式排放水污染物的行为,对该公司的上述行为应如何依法处理?
为进一步提升监管质效,督促检验机构以案为鉴、以案促改,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近日公布了2022年度出具虚假机动车排放检验报告5类警示案例。
因为非法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废旧铅酸蓄电池,山西省太原市公安机关依法将两名嫌疑人处以行政拘留15天。
日前,浙江某地曝光一建筑工地因扬尘问题被罚4.5万元,当地政府加大涉尘问题执法力度
江西曝光了4起典型案例,涉及矿产资源开采、废旧金属回收利用、建筑垃圾污染、区域生态环境监管缺位等问题
盗采海砂成本低利润高,“吸引”不少船员铤而走险。近日,福建省福鼎市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依法分别判处被告人胡某民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60000元;被告人苏某有期徒刑十一个月,并处罚金30000元。
近日,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就南通市生态环境局诉程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作出一审判决,判令被告程某支付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918033元。
近日,安徽省亳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公布了2起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典型案例。